分卷阅读118
人。况且,李大人你……”他顿了顿,才道:“你跟我的一位故人很像,不光是长得有些相似,就连举止心思也一样。我也看得出,你是一心为国,陛下虽然英明,但近些年越来越圣心难测,朝中也不乏一些jian人,你要保重。”李乘风默然,官方的说法,当时靖华真人死于当年的宫变,因为雍王的行刺,竭力护驾最后身死。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,嘉靖竟然还未靖华真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,考虑到此人生前的圣眷,百官们有些不满的也都憋着了。这些年风吹雨打,又混迹在行伍中,现在的李乘风身量结实了不少,一身肃杀之气,五官虽然有些相似,但已经很少有人会将他和当年的女装大佬联系在一起。曾经的朋友自然是无法联系,听闻天工局里现在还供着他的画像,得知后也颇为哭笑不得。新报纸命名为,每周发行一次,虽说是报纸,其实更像杂志。因为里面的东西着实不少,每期都厚的像一本书。李乘风参考现代报纸,将其分为政治、生活、思辨、娱乐四个板块。其中政治不必多说,里面都是一些朝廷已经颁布的法令,以及专业人士对其的解读。不仅百姓能听明白,就连学子们也受益匪浅。毕竟儒家典籍到处都有,这种涉及到法家的的知识,可是难得一见。没过多久,京中各个学府就发现,学生们的八股文都有了长足进步,分析能力明显见涨。而生活方面,则是京中各种琐事,有时候天工局还会在上面发一些生活小妙招来开民智。这部分是老百姓们最喜欢看的,说不定什么时候认识人的名字就出现在上面。当然,虽然生活方面对大家作用很大,可要论在学术界反响热烈,还要属思辨版块。每周一篇名家大儒的文章,附带着他们的感悟,还有类似于自由发言版块,有提问的,有辩论的。当然,这部分都是匿名的。也正是因为这点,学子们更能畅所欲言。不过也发生过负责筛选的翰林学士们夹带私货,只让自己喜欢的言论发表的现象。对于这样的人,李乘风表示一律不予录用。娱乐板块是李乘风强烈要求加上去的。不仅有一些世界各地的趣闻笑话,还附带几篇连载。原本编修们对此嗤之以鼻,最后发现,这才是带动报纸销量的原动力啊!……清晨,黄松嘴里咬着块烧饼,飞快的奔向附近的茶楼。好在现在已经入夏,天亮的早,否则路上没烛火,摔到可不得了。按理说他最近已经起得够早了,早到连娘亲都颇有微词,挺大的小伙子,不帮家里干活,每天就去茶楼待半天。不过好在最近年景好,百姓手中都有余钱,黄松的营生只用经营几个时辰,赚的钱就够用了。到了茶楼,虽然人不少,但好在还有几个空座位。黄松点了杯最便宜的茶,在小二的引领下坐在一个很偏僻的角落。从此处望去,只能看见说书先生的衣角。听书讲究个身临其境,好的说书先生,神情举止都能带动观众的情绪,这个位置大家都不喜欢。但黄松无所谓,毕竟对他来说,说书先生什么的还是次要,他是来听故事的!随着水泥出现,道路情况有所改善,天工局又发明出减震装置,使得大明的运输能力大大加强。各地间的联系交流也逐渐增多,按理说此时的北京城,说书什么的都是在上午或下午,用过饭后闲汉们无聊才来听。但这些年广东江南等用早茶的习惯流传进来,商家们看到了机会,各大茶馆纷纷试点。推陈出新发展出各种早点小吃,让人们流连忘返,恨不得二十四小时泡在茶馆。原本嘛,清晨这段时间人更渴望宁静,大多是由几个小娘拿着乐器来低吟浅唱,可随着的出现,一切都变了模样。说书先生着急忙慌的赶来之时,被观内黑压压的人群吓了一跳,这种情景无论多少次他恐怕也不会习惯。“哎呦我的爷!你总算是过来了!不是说好今儿早点的吗!”店小二苦笑,他已经被催了无数次,心力交瘁。说书人歉意的拱拱手:“昨天刚发的报纸,我在心中过了两边,晚上睡得有些晚,差点没起来,对不住了。”现在京城里好说书的也难找,小二不敢得罪,只能让他赶快上场。伴随着热烈的叫嚷声,说书先生从容走向站台,整了整衣服,手中一拍“啪”的一声,仿佛重重的鼓点敲在众人心上,场面瞬时静了下来。满意的环视了一眼,说书人缓缓道:“书接上文,上回我们讲到大明少年洪远,告别了帮助他的西伯利亚狼神,一路向西,去往个名为弗朗机的国家寻找宝藏,目的正是为了集齐七颗龙珠,好治好母亲的病……”如果此时有个现代人在这里,一定会心中大喊“卧槽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!暗□□吗!”但不得不说,这种集玄幻、冒险、旅游、种田和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美德的故事,对于现在的大明子民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。这也是李乘风思索了好久,为了让有个漂亮的开场,生生编出来的。当然了,他也担心情节鬼畜吓跑古人,但事实证明,这种题材在此时还是十分新颖的,下面的人听得如痴如醉。而黄松更是,找了张家中的废纸,两眼冒光的记下听到的两点。他年幼的时候念过几年书,虽说字写得还不错,但终究不是读书的料,这些年就靠给人写信为生。如今可算是找到前进的方向了——他也要写!74、狸奴北京城内说书业的火热也带动了一批相应产业的繁荣,好比书商。自打宋朝开始,经济重心难移,连带着南方原本盛行的文风更加繁荣,光说流行文集话本,都要甩开北方一大截。如今亏得的出现,竟然有不少书商来北方翻刻。京城周边思辨搞得红红火火,看得其他地方学子也跟着心痒痒,但碍于大明有规定,目前报纸只允许国家开办,士人们也没胆子效仿。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,报纸虽然不能办,将讨论搬到线下总可以吧。于是众多学子开始频繁的组织辩论会,大家畅所欲言,好不痛快。不过在儒生的队伍里鱼龙混杂,有没有像一样的读物主持引导,很快讨论就变了味儿。刚开始是单纯的学术探讨,随着人员的增多,有些人学识有限,跟着来不过是凑个热闹,根本插不上话。这帮人聚集的起来,不谈学术,开始抨击朝政,尤其是之前嘉靖搞的那个官绅一体纳粮,结结实实让他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