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密书屋 - 言情小说 - 我求生欲很强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95

分卷阅读195

    人便明白,想再与薛沛联宗之事不用再想了。他们也想通过舆论来给薛沛施压,可是薛沛早早搬到庄子里住着,一年都不进几次城,哪怕城里的人把他骂出花来,他听不到也是白费。

何况金陵城不止薛海几个聪明人,五六年的时间并不足以让人忘记当年薛沛出事之时,薛家人又是逼他让出族长之位,又是夺了他的生意,还与人家分了宗的事实。

跟着薛海等人一起骂薛沛的人并不多——孙干的例子也有人记着呢。

薛沛还真不在意薛海等人在金陵城里散布针对他的流言——道德绑架对别人有用,对他这个心坚如铁的人来说,连让他费耳朵听都做不到。

薛沛今日再次进城一趟,因为杜知府特意命人到庄子里请他,要与他商量购粮之事。

第96章

这几年薛沛庄子里产出的稻米,每年只卖个三成左右,剩下的他以各种理由收进空间里三成,用做将来回到末世交差之用,余下的四成,薛沛都是命人等着新米下来之后,才运往西北之地出售,并不与别人地样,都运到京城或其他府城,等粮价稍高的地方。

虽然算下来收益比卖新米差些,不符合商人利益最大化的算计。可是现在薛沛已经不再是皇商,而是一位耕读的地主。

做为一个地主,想要手里屯些米粮,备谷防饥,正是人之深情,知道的人都不觉得有什么怪异之处。杜知府和罗老爷这两年来重新注意到薛沛,只觉得他行事越来越谨慎,没往他借此往空间里存粮上想。

这次杜知府要见薛沛,却是因西北大旱,说得上赤地千里,农田几乎颗粒无收。面对越来越多的灾民,为防出现民变,朝庭不得不从江南调米赈灾。

可是收米的时机实在不好,现在刚刚才完年两三个月,早稻刚刚半尺来高,各地都快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。哪怕是江南鱼米之乡,存米并不很多。

还有一些商人跟地主,眼见着天时不好,打起了囤积居奇的主意,或是惜售或是连卖都不肯。为了完成皇帝交待下来的任务,杜知府不得不把主意打到了薛沛这个人人皆知有存粮的地主身上。

一起见薛沛的不止杜知府一人,还有一位让薛沛意想不到的大人物,也是薛沛几世以来的熟悉人——林如海。这一世的林如海更加瘦削,看上去一阵风都可以把他吹倒,脸上的神情也很疲惫,不知是不是刚从扬州赶来的缘故。

原主做为曾经的皇商,与林如海这位巡盐御史也是见过的,所以薛沛表现的与林如海比较熟悉,杜知府虽然诧异,不过觉得也在情理之中,三个人一起寒喧了几句,大家才一起分宾主落座。

皇命要紧,杜知府也没与薛沛太过客套,很快就直入正题,向薛沛说明自己与林如海见他的意图。此事杜知府派去请薛沛的人已经说过,所以听完之后,薛沛并不觉得突兀,只是在心里要算一下自己能拿出或是愿意拿出多少粮食来。

在思考的过程中,薛沛注意到,林如海一直用意味不明的眼神看着自己,这让薛沛想不明白:林如海是巡盐御史,算是替皇帝明面上掌管钱袋子的人。自己从不做皇商之后,与他再无往来,这位今日除了替杜知府掏银子外,这么盯着自己做什么?

想不明白的事情,自然要放上一放才稳妥,薛沛向杜知府道:“薛沛虽然只是一介草民,可是为圣人分忧,替百姓解难之心,还是有的。请知府大人放心,草民回去就盘查粮仓,再给知府大人一个数目。”我家的粮食太多,得回去盘一盘才知道具体数目行不行?

“如此就多谢薛老爷了。”杜知府听薛沛答应出粮,心里一块大石头放下了一半:这几年薛沛交税从不拖延,身为知府还是感他这个情的。他觉得薛沛即说出回去盘粮食,那么拿出来的不会太少,所以说话很客气。

林如海突然开口道:“虽然现在传来的,还只是西北有灾情。可是天时不好已是必然,夏收还得三个月才开镰,中原腹地的收成,能有往年的八成就不错,这米粮只怕还会涨价。不知道薛老爷手里的稻谷,做价几何?”

薛沛听后笑道:“刚才薛沛已经说过,我本有心替圣人分忧、为百姓解难。按说该将手里存米,都捐出来赈灾才对。只是当着两位大人,薛沛就明人不说暗话了。”

停了一下薛沛接着道:“哪怕两位大人觉得薛沛小人之心,可是薛沛是经过大难的人,再不敢惹了别人的眼。为怕金陵城里的富户们难做或是记恨于我,不得不少少收些银子。”

杜知府与林如海对视一下,两个人都听明白了薛沛的顾虑:这一次征米,光是薛沛一人手里的存粮,肯定是不够用的。其他富户那里肯定也会征收。若是薛沛捐米,其他人是要银子还是不要银子?

若是不要银子,富户们不敢记恨朝庭,可是头一个带头捐米的薛沛,一定会成为他们发泄不满的对象。

依旧是林如海开口:“现在京中米价,就卖到一两八分一石。江南产米,可是现在青黄不接,市面上的米一两五、六分银子也是要的。薛老爷还是定下能卖的稻米数目和每担的价格,海也好提前准备好银子。”你还是说个数目吧。

薛沛听了认同的点点头,装成默算的样子,停了片刻道:“草民可以挤出十万石稻米,作价一两一石便可。”这是他心里算过,在别人眼里自己能拿得出最多的米。

杜知府二人在薛沛来前也是算过他手里可能存着的稻米,觉得薛沛能拿出八万石来,先运过去就可解西北的燃眉之急,剩下的完全可以再向别的地主慢慢征收。两人已经商定,哪怕是薛沛要按着市价卖,他手里的粮食也必须拿下来。

谁知薛沛一开口就是十万担,比他们估计的足足多出两万石来。这何止是雪中送炭,分明是救民于倒悬。而且人家薛沛,还是以低于市价近三成的价格发卖,别说赚银子了,恐怕还要亏些。

算清楚的杜知府与林如海对视一眼,无不动容。

林如海已经从椅子上站了起来,向着薛沛深施一礼:“薛兄如此深明大义,海在这里替西北百姓多谢薛兄。替江南官员多谢薛兄。”有了这批粮,官员们征收粮食的任务也好完成多了。

自己从薛老爷突然晋升为薛兄,薛沛面上很是激动,他不敢真的受林如海这一礼,忙不迭的起身让过,却没躲过同样起身向他施礼的杜知府。薛沛回礼不迭,口称折杀草民。

见他如此谦逊,林如海与杜知府两个更觉亲近不少。薛沛觉得自己不能白受了两位父母官的礼,向二人道:

“虽然现在是青黄不接的时候,不过草民桑基鱼溏内的鱼,倒是还剩下了些。本是要留着供城内各大酒